当前位置: 主页 > 热点 > > 详情
投资环境不断优化 中国债券市场成境外机构全球配置重要选择

来源:金融时报  2023-07-03 08:20:26

本报记者张弛


(相关资料图)

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是我国构建市场化、开放型金融市场体系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坚持渐进可控、平衡效率与安全的开放原则,注重顶层设计与统筹安排,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1100多家境外机构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覆盖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与此同时,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活跃度不断提升。2022年,银行间债券市场总交易量达13.1万亿元,开展交易的账户数同比增长6%;2023年上半年,交易量已达7万亿元。其中,2020年以来,境外机构交易量年均复合增长达到20%。境外机构投资标的也有序扩大,除传统的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及同业存单外,境外机构也逐渐投资于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等信用债以及资产支持证券等标的。

上述数据反映出,中国债券市场是境外机构全球配置的重要选择,而从实践行为上来看,《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在人民银行的统一部署下,交易中心等境内基础设施正不断加强与境外基础设施间的紧密合作,于近期面向境外投资者推出了系列优化机制与服务举措。

中国债券市场

成境外机构全球配置重要选择

近期,受欧美加息等国内外宏微观形势影响,中国债券的绝对票面利率相对吸引力有所减弱。但从债券交易量看,交易中心数据显示,6月份,境外机构二级市场净买入超1200亿元,预计将连续第二个月增持。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这充分证明了投资中国债券市场对于境外机构的全球资产组合配置仍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中国经济运行周期及货币政策与欧美错位,中国债券市场收益率和欧美债券市场的相关性较低。主要发达国家债券收益率快速上升的同时,其国内通胀水平同样高企,实际收益率水平较低。此外,中国与德、日、英等G7国家市场以及墨西哥等新兴市场的收益率相关性也相对较低。这些特点使得中国债券对全球资产组合甚至单纯新兴市场组合都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较好的风险分散作用。

另一方面,随着交易机制的不断丰富和报价机构服务能力的不断增强,国债、政金债及同业存单等受境外投资者欢迎的债券类型均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可以平稳容纳境外机构买入、卖出需求,能够支撑境外投资者便利执行投资交易策略。

此外,近年来,管理部门及各基础设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有力政策措施和优化举措,推动发行交易、登记结算、评级等各项市场规则制度进一步与国际接轨。境外机构投资渠道方面,已建立了“代理交易、代理结算”模式、“债券通”模式、“直接交易、代理结算”模式等多种交易结算渠道。境外机构投资中国债券市场的便利度进一步上升,交易成本进一步下降,中国债券市场影响力、吸引力显著提升。

多措并举

推动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

近期,交易中心等境内基础设施与境外基础设施紧密合作,面向境外投资者推出系列优化机制与服务举措,向世界表明我国推动中国债券市场开放,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

一是有序增加债券通报价商,打造服务全球的报价商群体。拟新增多家在华外资金融机构成为债券通报价机构,使全球更多地区投资者能方便地找到熟悉其交易需求的报价商。上述新报价商也将在全球更大范围内,宣传推介中国债券市场,协助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二是推出一篮子债券交易机制便利境外机构扩大投资范围。在该机制下,境内做市商挂钩指数或交易策略报出债券组合报价,支持境外投资者便利地配置和交易一篮子境内人民币债券,从而解决部分个券流动性不足、交易困难的问题。该机制使境外机构投资人民币债券进入多券时代。目前已有多家境外机构参与了一篮子交易。

三是推出“互换通”为境外机构提供高效利率风险管理工具。2023年5月,“互换通”业务上线。截至目前,已有33家境外投资者入市,日均成交额约37亿元,总计成交额超1200亿元。“互换通”的推出为境外机构提供了高效便利的利率风险对冲工具,支持境外机构更便利地开展人民币资产管理。

此外,交易中心持续完善对外开放配套服务,不断提高境外机构获取境内债券交易信息的便利度,并会同后台托管结算机构与债券通公司联合提供一站式结算失败报备服务,畅通各项对外开放创新举措高效落地。

猜你喜欢